首頁>消費 >
【首席展望】廣發(fā)證券郭磊:今年中國經濟將走出谷底 地產將有所改善 2023-01-21 07:51:15  來源:澎湃新聞

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全球形勢風云變幻,經濟面臨多項挑戰(zhàn)。邁入2023年,中國經濟將如何運行,A股又將何去何從?澎湃新聞推出“中國式現(xiàn)代化新征途”——《首席連線》2023跨年市場展望,就相關問題進行全面解讀。

近日,廣發(fā)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郭磊做客澎湃新聞《首席連線》節(jié)目,就2023年中國宏觀經濟的運行進行了深入分析與展望。2017年至2022年,郭磊團隊連續(xù)六年獲評新財富“宏觀經濟”最佳分析師第一名。

廣發(fā)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郭磊


【資料圖】

超額儲蓄釋放,會對消費斜率形成支撐

2022年,國內宏觀經濟的運行遭遇了不少“風浪”,如極端高溫天氣、疫情局部反復等,海外的地緣沖突、流動性收緊等。

郭磊指出,整體來看,去年的宏觀經濟運行有四大線索:一是海外貨幣政策退出,二是地緣政治和能源缺口,三是疫情反復和國內經濟承壓,四是政策穩(wěn)增長。

“這四個線索的交替出現(xiàn),分別影響了成長類資產、資源類資產、消費類資產和價值類資產。到了2022年底,政策推動擴大內需已經具備必然性。一方面,是經濟增速已經明顯低于中期目標和就業(yè)要求,另一方面,則是地方財政不具備可持續(xù)性和出口下滑?!惫谡f。

郭磊表示,擴大內需戰(zhàn)略既會穩(wěn)投資,也會推動消費修復,共同作用下2023年經濟將走出谷底。

“其中,擴投資方面,包括穩(wěn)地產、拖基建、拉制造業(yè),對應的將是固定資產投資在2023年的修復。消費方面,一個很大的影響因素是居民生活半徑的逐步打開,過去三年居民部門積累了相當數(shù)量的超額儲蓄,未來隨著收入預期好轉和消費環(huán)境打開,超額儲蓄的釋放,會對消費斜率形成支撐。”郭磊說。

投資仍是經濟增長重要支撐

全年的GDP增速目標,對接下來的經濟運行往往起到“風向標”作用,一直是市場各方關注的焦點。相關政策迎來邊際優(yōu)化后,2023年投資、消費、出口這“三駕馬車”,哪個將成為2023年宏觀經濟的“主引擎”呢?

對此,郭磊認為,兩方面綜合來看,2023年國內經濟的GDP增速,預計會在5%以上。一方面,政治局會議提出了“整體好轉”的要求,另一方面,則是就業(yè)目標也決定了這個水平。

“具體而言,2023年投資仍舊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GDP要實現(xiàn)5%以上,投資不能低于5%。消費是邊際變化最大的,預計今年將逐季修復,年末可能至0.5%左右?!惫谡f。

不過,郭磊進一步指出,出口可能成為2023年經濟的一個拖累因素。今年歐美經濟增速繼續(xù)回落的大背景下,預計2023年全球貨物貿易的增速將低于2022年。

貨幣政策需要邊際擴張

政策面上,郭磊認為,優(yōu)化組合赤字、專項債、貼息等工具將是積極財政的三個著力點。預計2023年赤字率可能會小幅提升,專項債有望維持較為積極的規(guī)模,財政貼息政策也會得到重視。

“其中,財政貼息在實踐中一般會與產業(yè)政策相結合,比如對設備更新、技術改造進行貼息等?!惫谡f。

郭磊進一步指出,2023年的目標赤字率,有望較2022年的2.8%小幅上行至3.0%至3.2%左右。一方面,符合積極財政的穩(wěn)增長需求,體現(xiàn)赤字率的信號意義。另一方面,也符合財政跨周期調節(jié)的中期銜接特性,避免快速擴張帶來的地方財政壓力。

“這一赤字率前提下,對應的赤字規(guī)模預計約在3.8萬億元至4.2萬億元,較2022年多增加5000億元至8000億元,大部分仍由中央財政承擔。其中,目前較為明確的增量資金之一,是2022年7400億元政策性開發(fā)性金融工具所支持的基建項目的后續(xù)跟進資金,估計有望達到1.5萬億元?!惫谡f。

貨幣政策方面,郭磊認為將保持“精準有力”。2023年宏觀面的主特征之一是外需回落,政策啟動了新一輪“擴大內需戰(zhàn)略”。而出口部門對融資敏感度低,內需部門對融資環(huán)境的依賴度更高,因此擴內需決定了央行貨幣政策需要邊際擴張。

隨著居民生活半徑打開,地產將有所改善

2022年末,房地產行業(yè)的第一、二、三支箭陸續(xù)落地,從信貸、債券、股權三個渠道給房地產輸血。

對于2023年房地產行業(yè)的運行,郭磊表示,目前地產銷量下行已經反映了代際需求切換,由于地產具有服務業(yè)類行業(yè)的特征,隨著居民生活半徑打開,地產也將有所改善。

“整體來看,地產政策將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資產負債表的救助,主要任務是保交樓、穩(wěn)融資、平抑信用風險?!惫谡f。

郭磊指出,第二階段則是利潤表規(guī)則的長效機制,它的核心是既推動多元化供給,又支持改善型需求,形成新的、穩(wěn)定的市場結構,即“向新發(fā)展模式平穩(wěn)過渡”。

“第一階段,將有效化解房地產的行業(yè)風險。第二階段,將改善市場主體的中長期預期?!惫诜Q。

郭磊進一步指出,對固定資產投資而言,2022年房地產是一個重要拖累,但隨著地產政策的不斷疊加,特別是去年三季度末以來,地產政策向供給端的轉型,對應著未來地產領域企穩(wěn)概率的顯著上升。

美聯(lián)儲加息或至今年二季度

2022年,海外主要經濟體特別是美聯(lián)儲的加息,給國內經濟運行帶來了一定影響。2023年相關情況將如何呢?

郭磊預計,美聯(lián)儲的加息腳步或將行至2023年二季度,終端政策利率可能在5%至5.25%的區(qū)間。同時,由于核心通脹較2%的通脹目標仍有距離,二季度后美聯(lián)儲仍會維持高政策利率至2023年的第四季度。此外,歐央行或也會在今年年中之前結束加息。

“從美元指數(shù)和美債收益率的相關性看,2023年美元上行動能將大概率減弱,人民幣的均衡穩(wěn)定更具備有利條件,貨幣政策顧慮也會相對更少?!惫谡f。

需關注四方面不確定性因素

風險方面,郭磊提醒,2023年經濟面臨的主要風險情形,包括疫情的短期沖擊、地產持續(xù)收縮、全球能源缺口及美聯(lián)儲超預期加息等。如果這些線索中出現(xiàn)了明顯超預期的因素,宏觀框架便需要修正。

“首先,需要提醒的還是疫情風險,未來經濟會逐步走出疫情,但在這個過程中,可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假若出現(xiàn)階段性的波折,對宏觀面會帶來一定程度的擾動?!惫诒硎?。

郭磊進一步指出,目前海外整體仍處在一個高通脹高利率階段,未來美聯(lián)儲在長期中的動向,可能并非是單邊的,因此階段性表述也會對全球資產預期帶來擾動。

“2023年,穩(wěn)投資是較為重要的,其中固定資產投資中,需要把房地產投資大致帶回至零增長的水平。不過去年地產投資在微觀方面,有著地產企業(yè)拿地相對較少的問題。因此,房地產接下來的發(fā)展,相關方面仍有待于進一步的觀察?!惫诒硎?。

(文章來源:澎湃新聞)

關鍵詞: 廣發(fā)證券

相關閱讀:
熱點
圖片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