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A股市場兩大頂流,“茅指數”、“寧組合”兩大投資主線過去2年的投資回報足夠惹眼;2022年以來,兩大組合跌幅均超過25%,寧組合回調幅度更大。
過去這四個月發(fā)生了什么?兩大組合當前的估值、業(yè)績基本面如何,機構持倉情況如何,未來預期又是怎樣?
茅指數、寧組合今年以來跌超25%
今年以來,貴州茅臺、寧德時代頻上熱搜,與以往不同的是,兩大巨頭上熱搜是因為頻繁下跌。截至5月6日,貴州茅臺下跌12.54%,寧德時代下跌36.06%;對應的茅指數、寧組合兩大組合指數雙雙重挫,年內跌幅均超過25%,前者小幅跑贏。按照最新股東戶數計算,茅指數成份股今年以來戶均虧損超過65萬元,寧組合成份股戶均虧損額超90萬元。
作為A股市場集白馬、龍頭、賽道等于一身的兩大組合,成份股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過去九年間,兩大組合整體表現是非常優(yōu)異的,自2013年以來(截至今年5月6日),茅指數累計收益超12倍;寧組合同期累計收益超30倍。2017年、2019年是茅指數的高光時刻,漲幅均超過85%,且跑贏寧組合。
茅指數、寧組合,誰更勝一籌
從上圖對比發(fā)現,兩大組合的走衰自2021年顯露端倪,茅指數2021年小幅回調,寧組合雖持續(xù)上漲,但成份股愛爾眼科、通策醫(yī)療、石頭科技等同期大跌10%以上。兩大組合大幅回調的原因主要是成份股大幅下跌,茅指數成份股僅長江電力微漲,寧組合成份股全線下跌。
持續(xù)被殺價、殺估值,市場上似乎總有一雙“隱形的手”在推波助瀾。大跌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誰更有吸引力,未來又將如何走?
01
估值對比:
寧組合市盈率更為接近歷史均值
從估值來看,目前茅指數市盈率25.31倍,近2年最低市盈率24.82倍;寧組合最新市盈率55.84倍,近2年最低市盈率53.69倍。兩者當前估值都十分逼近階段低位,看似茅指數估值更低,實際上茅指數當前市盈率較近2年平均市盈率折價20%左右,寧組合折價近40%,更為接近過去2年均值。如果將時間拉長來看,過去十年,茅指數平均市盈率19.24倍,寧組合60倍,前者當前估值超過歷史均值三成,后者低于均值。
顯然,從估值看,寧組合似乎更占優(yōu)勢。
02
盈利能力:
茅指數盈利能力更強
從盈利性來看,凈資產收益率(ROE)方面,2017至2020年,茅指數穩(wěn)定超過20%,但有下降趨勢,2021年降低至19.41%;相比之下,寧組合2020、2021年ROE不降反增,2021年其ROE上升至16.67%。
再看銷售毛利率,依然是茅指數領先,過去五年穩(wěn)定在30%以上,寧組合2021年銷售毛利率下降至26.14%。
今年一季度,受業(yè)績不及預期或其它因素影響,兩大組合銷售毛利率較去年同期均有小幅下降。
03
成長能力:
寧組合未來業(yè)績更具備爆發(fā)力
從兩大組合成長性來看,茅指數凈利潤同比增幅在過去和未來均相對穩(wěn)定,維持在20%上下;寧組合自2020年以來業(yè)績呈現爆發(fā)式增長,2020及2021年增幅均超過50%;按照機構一致預測數據,2022年寧組合凈利潤增幅依然超過50%,2023、2024年有望超過30%,這一點與寧組合的定位(高成長性龍頭公司)極為匹配。
04
基金持倉:
寧組合2021年末獲小幅加倉
機構持倉的變動被視為風向標。從兩大組合的公募基金持倉來看,2021年末,茅指數成份股持倉176.49億股,較2021年中小幅下降,同期寧組合成份股獲公募基金持股小幅加倉。一季度受市場風格和投資邏輯的切換,兩大組合成份股均遭減倉,但“茅指數”成份股減倉幅度更大。2020年末,寧德時代獲2433家基金持股,貴州茅臺獲2245家基金持股;今年一季度,公募基金逆勢加倉寧德時代,但減倉貴州茅臺。
從北上資金來看,最新持股與今年一季末相比,獲加倉的茅指數成份股數量占比低于寧組合。茅指數加倉幅度居首的是東方雨虹,為1.04個百分點,貴州茅臺獲小幅加倉;寧組合加倉幅度居首的是斯達半導,為3.73個百分點,寧德時代遭小幅減倉。值得一提的是,寧組合獲北上資金最新持股數量27.44億股,較五周前增加0.67%,茅指數同期小幅減倉。
未來怎么走?
機構認為當前具備高性價比
縱使茅指數、寧組合被市場“爆錘”,但基本面依然各有千秋,茅指數盈利能力優(yōu)質,寧組合成長性后勁十足。兩大組合當前估值均接近最近2年最低水平,誰更勝一籌似乎不好下定論,茅指數中消費類公司較多,寧組合中醫(yī)藥科技偏多,這些都是景氣度相對較高板塊。
對于消費賽道而言,西部證券認為,疫情后經濟溫和修復,在下半年類滯漲環(huán)境下,消費風格有望取得更好的相對收益。醫(yī)藥科技方面,東吳證券認為醫(yī)藥板塊已具備較高性價比,疫情態(tài)勢趨穩(wěn),醫(yī)療服務與醫(yī)美有望實現恢復性增長。
兩大組合中,有不少公司被機構較為看好。數據寶統(tǒng)計,茅指數、寧組合中獲機構上調評級的成份股共計11只,其中茅指數成份股有5只,寧組合成份股6只,石頭科技獲廣發(fā)證券、瑞銀證券等2家機構上調評級。除三一重工外,機構預測其余10股2022年、2023年凈利潤維持增長狀態(tài),陽光電源、北方華創(chuàng)、隆基股份等今年凈利潤增幅有望超過50%。另外,陽光電源、恒立液壓等最新陸股通持股較一季末加倉。
(文章來源:數據寶)
關鍵詞: A股市場
- 凱格精機:接受南方基金等機構調研
- IPO雷達|背后隱現榮昌生物領導班子 關聯交易頻繁的邁百瑞獨立嗎?
- 世界微資訊!順博合金:擬在安徽馬鞍山投設2個孫公司 切入變形鋁合金業(yè)務
- 潛能恒信:QK18-9-3井將于11月1日正式開展鉆井作業(yè)
- 焦點速訊:美迪西第三季度凈利同比增長70.20%至1.15億元
- 前三季度文化產業(yè)恢復向好
- 當前熱訊:奮斗者·正青春丨郭文艷:十年堅守譜寫鄉(xiāng)村幼教美麗篇章
- 每日視訊:看到這一幕,手心都出汗了!
- 環(huán)球百事通!飛天圓夢丨夢天實驗艙任務宣傳片上線——夢耀九州 天宮啟程
- 第十一屆“在鳴行政法治論壇”暨“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認定理論與實務研討會”于在明律師事務所成功舉辦
- 未來家園三產融合主題樂園,引領蛹蟲草消費新升級
- 版權拆分下,玩家是否還能做DOTA賽事主人?
- 天天資訊:阿里巴巴市值跌回8年前:沒有人永遠勝利
- 環(huán)球觀察:前三季度北京市PM2.5平均濃度28微克/立方米
- 環(huán)球頭條:寵物看病這么貴,寵物醫(yī)院卻不賺錢?
- 焦點快報!智能割草,“機器人”的內卷新戰(zhàn)場?
- 施耐德電氣攜手北馬激情開跑 倡導綠色可持續(xù)理念
- 看熱訊:浙江醫(yī)藥:注射用重組人源化抗HER2單抗-AS269偶聯物(ARX788)獲臨床試驗批準
- 伊利離“八年再造半個伊利”有多遠
- 步長制藥:瀘州步長與美國瑞美德簽訂合作開發(fā)和許可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