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市場監(jiān)督 >
“假靳東”風波背后 一場網絡黑產攻防戰(zhàn) 2020-12-02 11:06:42  來源:第一財經

“假靳東”風波背后,一場網絡黑產攻防戰(zhàn)

哪里有流量,黑產就往哪里跑。當抖音、快手們占據著越來越多的用戶時長,網絡黑產也早已盯上了這些短視頻平臺。

手機屏幕中,“假靳東”、“假劉德華”們口口聲聲喊著“姐姐”;屏幕外,在現實生活中被忽視情感需求的中老年人淪陷其中,不只打賞,甚至被賣貨、虛假理財產品騙走大量錢財。

冒充名人倍受社會關注,這背后是兩個問題交織在一起。一種屬于用戶追星,他們建立追星的賬戶發(fā)布短視頻內容,并和朋友交流;另一種是黑產團伙利用明星形象養(yǎng)號買賣、變現或詐騙。

“兩種需求糾纏在一起,導致冒充名人的問題解決起來比較復雜。”抖音安全中心負責人帥帥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平臺打擊仿冒名人,從今年4月就已開始。4到6月,在抖音上仿冒名人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侵犯明星名譽形象,整體數量并不多,主要集中在部分明星、名人身上。抖音的做法是在看到這類風險苗頭后研發(fā)上線明星人臉識別模型。模型上線之后,查殺的違規(guī)假冒賬號數量并不多,最后封禁了不到800個。

但從7月開始,伴隨著購物節(jié)日的增多和直播帶貨熱潮,抖音平臺仿冒名人賬號的數據出現了陡增。平臺的應對在原先的基礎之上,基于黑產的特征,搭建了專門的審核機制、標準和流程,研發(fā)上線了新的風控策略模型和仿冒名人的賬號做持續(xù)對抗,到9月時封禁超過56000多個。

到了10月中旬, “假靳東事件” 被廣泛報道,出現了涉及中老年易受騙群體的欺詐風險。帥帥稱,平臺針對靳東事件迅速制定應急方案,2天內對冒充靳東相關用戶進行速清,清查了5000+疑似靳東仿冒號。截止10月底,完成下架話題143個,并處理了問題存量視頻195萬。

“黑產的一個特點是:什么火,黑產就跟著做什么。比如說去年打擊的時候,黑產還主要做刷粉刷量,今年就開始盯著直播了。”帥帥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而平臺與黑產的對抗可以說是持續(xù)進行,并且不斷變換方式。例如,隨著雙十一明星直播帶貨場次增多,黑產團伙也借此冒充明星客服,進行詐騙。由于是實時對抗,偶爾還可能出現“誤傷”。例如有一次陳赫直播賣貨過程中,就有黑產團伙冒充明星陳赫客服賬號,平臺在利用仿冒名人模型策略對相關賬號進行處理的時候,失誤將陳赫本人抖音的資料進行了重置。

“可見當時對抗得非常激烈。”帥帥對記者復盤時說,尤其是近幾年,黑灰產團伙對新興技術和工具的利用,進一步加大了安全工作的難度。

抖音安全風控專家張曦盛則告訴記者,黑灰產團隊利用新技術、新手段對平臺的攻擊滲透行為,效率要超過傳統(tǒng)攻擊的100倍,甚至更高。

在現場展示的視頻中,黑灰產團伙成員利用“群控軟件”,可以操控幾十上百臺手機,自動關注、點贊、發(fā)評論,甚至可以自動私信并回復用戶信息。

抖音方面透露,過去兩個月中,圍繞“群控軟件”的專項打擊工作,公司法務已經在杭州、深圳及廣州等多個地區(qū)針對四家涉及抖音的“群控軟件”運營公司提起訴訟,并獲得了杭州、廣州當地法院的支持,分別出具禁令,相關“群控軟件”已被勒令停止運營。

“黑灰產行業(yè)的技術與手段一直在升級,我們在與他們對抗的過程中,也在不斷升級技術與策略。”張曦盛介紹,“抖音安全中心在初期是利用詞表、名單及頻控策略進行對抗,然后建立了決策引擎和工具平臺,開始利用平臺化的工具進行更有效率的對抗打擊。” 據介紹,最近4個月,抖音安全中心已經協(xié)助各地公安機關打擊涉嫌詐騙、色情的黑灰產團隊25個,刑事拘留87人。

抖音安全中心總監(jiān)周冉今年參與了多起黑灰產案件的打擊,她對記者表示,不少典型的互聯(lián)網違法違規(guī)行為,具備長鏈條、跨平臺犯案的特征。

具體而言,現在的黑灰產行為,通常是在上游進行大批量的賬號注冊、買賣,然后在短視頻、社交媒體等平臺上發(fā)布暗示信息實施引流,吸引用戶落地到社交軟件平臺上實施詐騙、傳播色情內容,或是導流到黃色網站、賭博站點,甚至約到線下疑似場所,部分會再到電商平臺進行變現。

和傳統(tǒng)犯罪手法相比,互聯(lián)網犯罪嫌疑人往往把黑產與詐騙行為進行拆解,有的環(huán)節(jié)在抖音,有的環(huán)節(jié)可能會在社交平臺或是支付平臺,還有包括線上線下場景切換,導致取證及追蹤難度大。周冉呼吁,平臺責任不該局限于一個平臺,在解決自身平臺問題的過程中,如果能夠與更多機構進行跨平臺聯(lián)動打擊,將更好地進一步解決社會問題。

關鍵詞: 網絡黑產

相關閱讀:
熱點
圖片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