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
公交車兼職運“蔬”車,武義打通出村進城“最后一公里” 2022-06-15 16:39:02  來源:金華日報

6月4日清晨,在武義縣新宅鎮(zhèn)新宅村,71歲的低收入農戶陳大爺將25公斤新鮮香菇存放到車站前的超市后,就回到田里干活。早上6時30分,506路公交車抵達該村,超市老板將香菇搬上車,運至城區(qū)客運站,再由那里的集配服務中心對農產品進行分裝配送。陳大爺返家時,手機已收到賣香菇所得380元匯款信息。“沒想到不出村就做成了買賣。”陳大爺說。通過這種模式,該村農民每月共可增收萬余元。

新宅是個山多田少的山區(qū)鎮(zhèn),有2萬多人口,在冊低收入人員有584名。該鎮(zhèn)本就山高路遠進城不便,加上疫情影響下部分渠道受阻,出現(xiàn)農產品銷售難。為解決這個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機關、鄉(xiāng)鎮(zhèn)、國企等力量多跨融合,合力打通各個環(huán)節(jié)。

運輸成本降不下來,新宅鎮(zhèn)黨委政府對接縣公交公司,讓公交車兼職運“蔬”車。“506路公交車每天多趟往返于新宅和城區(qū),并且途經該鎮(zhèn)各村,我們依托班車富余裝載空間,定好早晚兩個乘客較少的時間段,為新宅農產品捎帶開通‘綠色通道’,一天下來少則運幾百斤,多則上千斤。”該鎮(zhèn)常務副鎮(zhèn)長王建軍說。與此同時,他們根據(jù)沿線人口分布、交通便攜程度等設立10個點位,農民可就近將農產品寄放到點位商家或單位,由公交車運送到城區(qū)。

農產品不易保存,武義巧借縣益農社較為成熟的銷售網絡進行代銷??h委組織部聯(lián)合農業(yè)農村局、益農社、客運站等單位,商定在客運站出口位置引進益農社的農產品集配中心,農產品從農田到車站后,直接分裝配送到客戶手里,打通出村進城“最后一公里”。“我們定期與新宅各村第一書記溝通,發(fā)去市場需求清單,他們也會發(fā)來可出售農產品信息,實現(xiàn)產銷直通。”該中心負責人應露晶說。

為拓展銷售市場,武義以黨建引領牽頭農業(yè)、交投黨委等10多個黨組織,組成幫扶群體。農業(yè)“紅小農”團隊送來滿滿“技術禮包”,經商局出臺扶持政策助推存儲倉庫建立,旅游部門用自己的渠道推廣相關產品,縣委兩新工委上門開展農企合作、黨建導師幫扶、外賣騎手公益配送等系列活動。2月中旬集配中心運行以來,共代售農作物1000余單,為涉及的低收入群眾平均每戶增收500元。

通過多方服務接力,免費運輸、公益代售、合力扶持的一體化服務鏈已經形成,新宅鎮(zhèn)農民足不出戶便可實現(xiàn)增收。應露晶表示,接下來他們還將推動產品標簽化、包裝統(tǒng)一化,讓山里農產品走得更遠。

關鍵詞: 銷售市場 運輸成本 皇茶怎么加盟teastory連鎖 貝克漢堡怎么樣 絲迪芬妮

相關閱讀:
熱點
圖片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