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
施耐德電氣張磊:電氣化和數字化,賦能中國企業(yè)碳中和|WISE2021新經濟之王大會 2021-12-14 06:04:33  來源:36氪

12月13日-15日,36氪WISE2021新經濟之王峰會在上海舉行,今年我們以「硬核時代」為主題?!坝埠恕笔钱斚聲r代和大環(huán)境帶給中國新經濟企業(yè)的挑戰(zhàn)和機遇,一方面要求企業(yè)關注技術創(chuàng)新,找到自身“硬核”;另一方面要求企業(yè)回饋社會,展現更多“硬核”責任與擔當。

在從商業(yè)模式創(chuàng)新的“應用時代”邁向技術創(chuàng)新的“硬核時代”之際,我們與上百家硬核企業(yè)匯聚一堂,聚焦宏觀政策、智能制造、半導體、新能源、新消費等熱門賽道,全方位探討各領域如何構建以創(chuàng)新驅動的硬核競爭力。

施耐德電氣副總裁、數字化服務業(yè)務中國區(qū)負責人、施耐德電氣(中國)軟件研發(fā)中心負責人張磊以“電氣化和數字化,賦能中國企業(yè)碳中和”為主題,分享了施耐德電氣在雙碳背景下所做的低碳嘗試,以及如何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帶動更多的合作伙伴加入減碳道路。

張磊在演講中提到,施耐德電氣的目標是2025年實現碳中和,2030年實現凈零排放,并且這個過程并不是依靠購買碳匯實現,而是通過從根本上改善能源結構,建設更多的零碳工廠。在產業(yè)合作方面,施耐德電氣也在發(fā)揮自身的軟硬件能力,幫企業(yè)做綜合能源管理,做好頂層優(yōu)化。

“雙碳是一個非常長周期的規(guī)劃,不是一年兩年能解決的事情,甚至會伴隨著一個企業(yè)全生命周期的發(fā)展”,張磊表示。

施耐德電氣張磊

以下是張磊的演講實錄,經36氪整理編輯:

張磊:各位嘉賓,大家下午好!很高興有機會跟大家分享一下施耐德電氣在數字化上面的一些成就。

有必要介紹一下施耐德電氣是一家什么樣的公司。首先,我們是一家法國公司,我們生產的是電氣產品,不是電梯,大家看到電梯上印著施耐德的標識,純屬音一樣,但是完全不一樣的公司。

與巴黎凱旋門同齡的施耐德電氣,創(chuàng)建于1836年。19世紀,施耐德電氣從事鋼鐵工業(yè)、重型機械工業(yè)、鐵路、輪船建造業(yè),制造了法國第一臺火車、第一艘蒸汽機船、埃菲爾鐵塔上的所有鋼鐵制件;20世紀,施耐德電氣聚焦電力與控制領域;進入21世紀之后,又將業(yè)務方向調整為能源管理與自動化領域。十多年前,施耐德電氣開始進入數字化階段,從產品數字化做起,并鞏固頂層數字化服務能力,從硬件提供者轉變成為軟硬件一體化的數字化轉型推動者。

今天,作為全球能源管理和自動化領域數字化轉型的專家,施耐德電氣業(yè)務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服務于家居、樓宇、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和工業(yè)市場,為客戶提供能源管理和自動化領域的數字化解決方案,以實現高效和可持續(xù)。

大家應該很熟悉雙碳這個詞,我相信在座所有的企業(yè)家及管理者,如今在企業(yè)經營層面都已經開始考慮雙碳的話題,這是國家戰(zhàn)略,跟每個人有關,只要你有生產,有物流,使用能源等等,就和碳排放有關。雙碳目標實現是一個國家未來大的發(fā)展趨勢和背景。

今天我們更多談論的是,在雙碳目標的背景下,我們能做一些什么?天天新聞里都在說,大家天天都在看相關的消息,但是它到底意味著什么?我覺得在企業(yè)層面可能我們需要明確的是,企業(yè)圍繞雙碳到底要做什么,要怎么做,最后達到什么樣的結果,而不只是為了好看而做。

施耐德電氣張磊

第二,如果你作為一個企業(yè)的經營者,如果看不懂這張雙碳的圖,可能對于政策的解讀就會出現問題。我們國家現在的“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不是開玩笑,我們已經看到因為碳排放超出國家的要求和標準而面臨的落后產能淘汰的風險。

雙碳解決的問題其實是,任何企業(yè)在做產業(yè)升級,提高業(yè)務的能力的同時,怎么達環(huán)境的平衡和自身的可持續(xù)?原則上來說它是矛盾的,你的生產量越高,你的銷量越大,你的業(yè)務增長越快,原則上消耗的能源越多,排放也會越多,對環(huán)境影響也會越來越大。

今天對雙碳,大家要弄清楚一件事情,我們到底在哪個范圍內去做雙碳的事情。大家可以看到排放分為范圍1,范圍2,范圍3。范圍1和范圍2跟自身的碳的生產經營有關,范圍3代表你的上下游的供應鏈。

減排可能會有幾個路徑。一是我們靠自身的節(jié)能減排,優(yōu)化自身的能源的效率,提升設備的效率;二是,除了提高效率,更多的利用可再生能源或者購買綠電;三是,利用碳匯進行抵消,而最終我們希望實現的是不用任何的碳匯進行抵消,也不用去買碳交易的指標,而是靠技術途徑和系統(tǒng)管理去實現真正的凈零排放,這是我們的終極目標。

施耐德電氣在減碳方案的時候,一定會把我們的傳統(tǒng)的硬件、軟件和數字化緊密結合在一塊。到現在為止,我們增加了很多跟咨詢有關的服務業(yè)務,所以大家能看到我們有一個碳中和咨詢服務的架構,如同小房子,下面大家是比較熟悉的,我們有很強的硬件能力、軟件能力。施耐德電氣本身就有很廣闊的用戶基礎,植根中國30多年。

因為時間有限,給大家舉兩個例子。我們剛剛談到的提高能源效率,這是我們給客戶提供端到端的服務。我們把數據從客戶末端直接接到我們的本地系統(tǒng),甚至于云的系統(tǒng),幫助客戶解決數據可視化的問題,幫助客戶做整個的優(yōu)化,提高運營效率。

太古集團旗下的太古地產,也將可持續(xù)發(fā)展作為公司基因的企業(yè),它運營很多的高端物業(yè),比如說我們熟知的太古里,還有東隅酒店在內的高端的酒店。太古地產對于自己有很高的要求,它非常想要成為建筑或者商業(yè)建筑領域里的低碳先鋒。通過與我們的合作,把它每一個商業(yè)綜合體的數據都通過數據采集的方式,通過數字化的方式采集到云端,用AI的方式去做數據分析。

為了解決怎么能看到每一棟建筑每天的消耗情況,如何提高它的能源消耗的效率,如何更好的去控制風機或者空調,我們跟太古一起合作,把所有中國地產設施的數據連接上來,同時信息跟集團總部做無縫的銜接。有專門的團隊來做企業(yè)能源計劃,同時也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每一棟樓每一天的能耗情況,去做對標,幫助它實現年化的碳排放目標。這是我們很好的一個案例。

另外一塊,我們的服務如何去幫助企業(yè)做綜合能源管理?,F在我們更多的減排是來自于節(jié)電,但是電這個東西其實是比較難去控制的,因為它一旦電發(fā)出來,是很難去存儲的,儲能是非常貴的事情。

在今天儲能的問題受到約束的情況下,我們會更多的考慮怎么利用綜合能源,比如說企業(yè)會上光伏、風電、地熱,怎么能把綜合能源合理使用,該放的放掉,該并網的并網,該去做儲存的儲存,這是我們服務里面很重要的實現方向。

我們自己的一個工廠,無錫工廠,今年9月獲得世界經濟論壇授予的端到端“燈塔工廠”稱號,也是我們的零碳工廠。這個工廠從設計開始,從每天使用新能源的計劃開始,我們就做了模擬測算,怎么讓我們的光伏上了以后能達到我們的預期,在合理的范圍內去最大化的發(fā)揮它的效能。從設計到最后運營的使用階段,我們都有一系列的解決方案,幫助我們提高新能源的使用效率,優(yōu)化用能體系。

第三塊,我們談到頂層優(yōu)化。雙碳是一個非常長周期做的事情,不是一年兩年能解決的事情,甚至會伴隨著一個企業(yè)全生命周期的發(fā)展。所以施耐德電氣本身也是我們自己這個服務的受益者。施耐德電氣本身也非常重視自己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不管是在歐洲還是在中國,我們都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降低我們的溫室氣體排放。

為了進一步踐行可持續(xù)發(fā)展,施耐德電氣做出了如下承諾:到2025年,在公司運營層面實現碳中和;到2030年,在公司運營層面實現凈零碳排放;到2040年,供應鏈運營層面實現碳中和;到2050年,供應鏈運營層面實現凈零碳排放。

施耐德電氣借鑒國際通行的凈零排放建筑(Net Zero CO2 building),制定了內部認證體系,定期審核,以數字化、電氣化、自動化為基礎,并大量使用工業(yè)物聯(lián)網技術來促進和達成凈零排放。目前施耐德電氣在全球已建成30個零碳工廠,其中14家在中國,預計到2025年全球建設150家零碳工廠。

我覺得今天跟大家分享我們的案例,包括我們能夠做的事情,我們深刻認識到,怎么能讓我們的經驗,幫助中國的客戶企業(yè)迅速走向碳中和或者低碳生產的路,這也是我們的責任。

我們深刻理解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不是只賣產品或者我們的服務,我們更希望大家跟我們一塊做成長。還是那句話,碳中和是一個挑戰(zhàn),這個挑戰(zhàn)對有準備的人是一個機會,對于沒有做好管理的企業(yè)可能是一個不可調和的矛盾。

我希望,通過國家碳中和的戰(zhàn)略,能把我們中國企業(yè)能源管理的時間提前,希望能跟在座的同仁一塊,對我們的環(huán)境有更大的貢獻。謝謝大家!

關鍵詞: 中國企業(yè) 施耐德 電氣

相關閱讀:
熱點
圖片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