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
利歐投資馬斯克“鬧劇”背后:互聯網毛利率比紙薄,利潤被綁架 2021-11-29 18:23:21  來源:36氪

近期資本市場出現一件有趣的事情,錢沒有投出去,LP(有限合伙人)和要GP(普通合伙人)不排除要打官司,這就是利歐股份。利歐股份曾因為重注投資理想汽車大賺,想抱住馬斯克大腿未遂,股價如過山車。

在A股,以投資作為主要利益、有熱點就蹭的公司不在少數,都應該保持高度警惕性。

1

11月16日晚間,利歐股份(002131)公告指出,全資子公司利歐投資對Tomales Bay Capital Anduril III, L.P.(“TBCA”)出資5000萬美元。11月15日簽署投資協(xié)議,11月16日完成對TBCA出資,進展非常快,也讓公司把消息放出來,和投資者“分享”。

這本來不太引人關注,畢竟不是直接投資。不過利歐股份在公告中透露,TBCA準備投資的項目是特斯拉創(chuàng)始人馬斯克做的項目Space X。

馬斯克被稱為硅谷“鋼鐵俠”,其創(chuàng)立以及實際控制的特斯拉公司,市值已在今年突破萬億美元。特斯拉雖是造車公司,卻被認為科技感十足。Space X被認為也具有較大的想象空間。

就連亞馬遜創(chuàng)始人貝索斯,也做積極嘗試,辭去亞馬遜CEO職務,專注"藍色能源"。貝索斯今年7月在太空中旅游三分鐘,據說為此花了幾十億美元,就是藍色能源的杰作??偠灾R斯克和貝索斯兩個世界首富都決心從地上玩到天上。側面也能看到,未來該領域也孕育著巨大的商機。

如果TBCA能搶到Space X投資份額,幾年后退出,獲益幾倍乃至幾十倍,都有可能。

這個消息傳出來,二級市場就high了。11月17日、18日,利歐股份連續(xù)兩個交易日漲停。然而一周之后,即11月25日開盤前,利歐股份一紙公告,給投資者澆了一盆冷水。

公告中,利歐股份表示,TBCA普通合伙人向公司發(fā)郵件,無法接受利歐投資繼續(xù)持有LP份額,并擬退還利歐投資出資款。

公司收到郵件后立即回復表示反對。截止11月24日,TBCA已退還出資款5000萬美元至利歐投資。利歐認為TBCA終止協(xié)議無法律依據,對其退回投資款和收回利歐投資持有的LP份額不予接受。保留一切權利維護公司利益,包括但不限于提起司法程序。

利歐股份過了一把并不存在的Space X股東癮,25日跌停,26日、29日再跌。

2

有資料顯示,TBCA不是無名之輩,在其科技領域歷次12次投資項目中。2015年有3個項目,其中有一個就是Space X,還有Uber、Wish。

TBCA投資也謹慎,比如在2016年、2017年、2019年就沒有出手,而在2021年出手四次,并有一次是領投。

TBCA在這12個項目中有3次領投,并把兩次領投獻給Hive(2018年、2020年),且在2021年4月再次跟投Hive。Hive是一家比特幣挖礦公司,2021年7月上市,TBCA得以退出。

利歐股份把5000萬美元交給TBCA,存續(xù)期是8年+1年。TBCA多數項目投在中期、中后期,退出概率更大。樂觀想,3年開始就可以有項目陸續(xù)退出。

尤其是,TBCA上一次投資Space X是在2015年1月,如今已經差不多快7年,退出應該臨近了;看似這是一筆穩(wěn)賺不賠的買賣。

特斯拉上市時股價僅有17美元,如今(11月29日美股開市前)漲到1082美元,漲大約63倍。Space X是不是可能是下一個特斯拉呢?

這可能只是一廂情愿。

首先,TBCA的資金去向并不明確。利歐股份作為LP,無法知曉后續(xù)投資進度、安排以及其他LP出資時間、金額,最終能否完成對標的公司投資,也就存在不確定性。

其次,TBCA是否將此次募資約7.5億美元全部投資到Space X,也是未知數。實際上,投資者依舊可以關注,TBCA是否后續(xù)真投資了Space X,如果沒有,則利歐股份是否涉嫌虛假披露?

再者,“吞金獸”Space X何時能上市,并無確切消息。TBCA在7年前投資Space X,當時已經是G輪,又過這么長時間中,Space X進行過多少輪融資?按照和公司老交情,幸運能得到投資份額,并不意味著最近就能退出。

馬斯克的項目,既然都是PE追著給錢,但何時上市,自然也看馬斯克心情,PE基本沒有話語權。

3

利歐主營業(yè)務原來是泵業(yè),現在又增加互聯網和投資業(yè)務。按照今年中報數據,泵業(yè)(水泵還有工業(yè)用泵)收入還有13.11億元,媒介代理業(yè)務71.55億元,還有數字營銷業(yè)務2.55億元。

為利歐貢獻收入較多的互聯網業(yè)務,毛利率很低,只有4%;這說明利歐在互聯網業(yè)務端干的是苦活和累活;畢竟制造業(yè)毛利率還有19.54%。即便披上互聯網的這張皮,利歐在二級市場也難以獲得高估值。

利歐投資也有高光時刻。2020年7月,其投資的理想汽車上市,為利歐帶來過巨額收益。

另外利歐全資子公司利恒投資是新風光第五大股東。新風光也已登陸科創(chuàng)板,發(fā)行價14.48元,目前股價61.49元,漲幅超325%。

但這對一家上市公司來說,并非好事,但該項收益波動極大,算是靠天吃飯。

財報顯示,去年利歐股份因公允值變動帶來的投資凈收益高達59.47億元,全年年凈利潤47.74億元,占比為125%。這比苦哈哈做實業(yè)容易多了,但請記住,沒有現金流的利潤,根本不值一提。

該公司2019年該項收益為-300萬元,今年前三季度為-3.92億元,使得公司多年來凈利潤也呈現過山車走勢。

利歐股份投資一地雞毛的案例自然也有。早在2018年,利歐股份計劃23億收購一家主營微信自媒體的營銷公司,但在巨大質疑聲和深交所“六連問”中,終止收購,隨后股價暴跌。

今年,利歐股份先在互動平臺宣布布局車規(guī)級IGBT,而后又相繼宣布以子公司參投芯片設計項目和AI、AR技術布局元宇宙。

元宇宙、芯片制造、新能源車......利歐股份這忙碌的身影,相當于把2021年下半年以最熱門概念一網打盡。2020年賣口罩,利歐股份也干過。

對類似這樣蹭熱點“專業(yè)戶”,投資者應該遠離。對于凈利潤被投資收益嚴重“綁架”的公司,同樣要遠離。

就此例而言,GP有權決定與合伙人分配有關所有事項(包括凈利潤、凈損失、投資收益、短期投資收入的分配及合伙人資本返還、相關稅費處理等)。因此,GP僅僅一周后,退款給利歐投資,看似也無可非議。至于利歐稱不排除走法律程序,最終也會不了了之吧。

投資者在利歐股份放出利好消息后追漲,最終遭遇投資損失,如果后續(xù)有證據表明利歐披露信息存在失實,起訴公司呢?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研客”(ID:iyanker),作者:克云,36氪經授權發(fā)布。

關鍵詞: 互聯網 毛利率 鬧劇

相關閱讀:
熱點
圖片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