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
國潮香水“收割”年輕人 2021-10-23 01:19:31  來源:36氪

繼新茶飲、火鍋、口腔護理之后,頻頻出手新消費的字節(jié)跳動,又將版圖擴張至美妝行業(yè)里的香水生意,而且是親自下水——成立自有香水品牌“Emotif”。 

中國人使用香水已有千年歷史,但香水行業(yè)在中國起步較晚、市場滲透率低。2020年,相對全球4063億元的香水市場而言,中國香水市場規(guī)模仍然很小,占比不過2.5%。

一個有趣的趨勢是,在全球香水市場近年增速放緩的同時,中國香水市場卻高速成長并引發(fā)關注。

艾瑞咨詢報告顯示,2017年至2020年,中國香水消費規(guī)模從61.6億元飆升至125.27億元。到2030年,中國將有望成為全球第二大香水市場。

過去4年,天貓平臺香水行業(yè)的銷售額增長了3倍。2021年上半年,僅香薰擺件這一品類,就在天貓實現了同比17倍的增長。

年輕一代消費者追求個性化表達以及熱衷嘗新的特點,為國產香水出圈創(chuàng)造了條件。在傳統(tǒng)文化底蘊的加持下,憑借區(qū)分于國際大牌的獨特香氣,國產香水正在吸引著越來越多年輕人嘗試。 

國產香水出圈

“用香”早在古代文人雅士中就已盛行,白居易、蘇軾、黃庭堅等都是愛香之人。焚香既可驅蟲消毒,又可怡情養(yǎng)性,是古代文人精神追求的反映。

中國人使用香水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公元十世紀?!缎挛宕贰酚涊d,后周顯德五年(958年),占城國王進貢了15瓶薔薇水,成為中國史書中關于玫瑰香水的最早記錄。

如今,伴隨國潮的興起,國產香水也嘗試在產品中延續(xù)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神內核”。

近年大火的國產品牌香水,大多結合“傳統(tǒng)”與“國潮”概念,在調香、產品命名和外觀設計上追隨東方傳統(tǒng)美學,以迎合消費者對“東方情結”的偏愛。

觀夏和RE調香室出品的國風香水被命名為 “昆侖煮雪”“江南竹海”“書院蓮池”“青梅煮酒”“月落桂子”等,飽含詩意和東方意境的名字,往往令消費者還沒聞到味道,就已對香水產生好奇與期待。

在香味上,除了沿用桂花、茉莉、梔子花、白玉蘭、竹子等傳統(tǒng)中式植物香,一些國貨還引入了焚香、墨香等更加小眾的香氣。其香味不再被描述成一件具體事物,而是傳達出清風明月、山川雨雪、春夏秋冬等更加復雜的意象味道。

“相比香奈兒、迪奧等一線國際大牌香水的甜膩濃烈,我更喜歡一些國產香水不流于俗套的清雅味道,感覺意境更加深遠,也讓我能更準確地表達出 ‘我是誰’。”年輕白領齊琪說。

國潮香水的流行熱潮中,各大博物館也在文創(chuàng)產品中加入了香水品類。

其中,北京故宮以《鳳求凰》《廣陵散》等古曲及藏品十二花神杯為靈感,分別調配出了古琴香水和十二花神香水;蘇州博物館則推出固體香膏、香薰蠟燭、香薰精油等香氛產品。

另一些國產香水走的則是接地氣的懷舊路線。

在氣味圖書館推出的系列香水中,就包括還原鋁壺燒水味道的“涼白開”,洋溢香甜奶糖味的“大白兔”,以及走家常美食路線的“西紅柿蘸白糖”“豆?jié){”“白砂糖”等。

另一個國產品牌野獸青年也推出了“綠豆沙”“橘子汽水”“手指餅干”“老冰棍”等與年輕一代專屬記憶相連結的產品。

職場新人莫夏最愛的正是氣味圖書館出品的“涼白開”。該款香水因還原了一代人童年記憶中的淳樸味道,備受80、90后消費者追捧。

莫夏說,她第一次聞到這款香水就覺得很好聞,帶點兒肥皂水的氣味,讓人覺得熟悉親切。

以莫夏為代表的年輕群體,推動“涼白開”成為近年國產香水出圈的代表。2017年至2019年,“涼白開”穩(wěn)居天貓國產香水銷量榜冠軍。僅2018年雙十一,這款香水就賣出了40多萬瓶,全年銷量更超過百萬瓶。

艾瑞咨詢發(fā)布的《中國香水行業(yè)研究白皮書》指出,30歲以下的消費者正表現出對大牌的冷淡,相反,他們逐漸喜歡上木質調、海洋調等個性化的“小眾香”。

相比國際大牌,國產香水不僅香型更加獨特小眾,價格也更接地氣,容易被年輕消費者接受。

氣味圖書館、野獸青年和RE調香室等品牌旗下,一瓶50毫升左右的香水售價約在一兩百元之間?!案裾{更高”一些的國產品牌觀夏,因為采取定期限量售賣的方式,經常出現“一香難求”的情況,其產品售價也相對高一些。一瓶30毫升的香水,售價在200元至600元左右。而香奈兒、迪奧等國際一線大牌,一瓶50毫升的香水,價格則動輒上千。

Z世代重塑香水流行趨勢

“國產香水最近比較火,我也想試試,最近入手了一瓶香薰,味道挺有辨識度,感覺還不錯。”米高從十幾年前讀大學時便開始使用香水,但嘗試國產品牌還是近一兩年的事。

米高說,最初使用香水是為了遮蓋男生宿舍的臭味,后來隨著對香水認識加深,用香成為了個人愛好。現在,他每月都會購入新香水,其中一些甚至不會使用,僅用來收藏?!跋闼拖褚患床灰姷囊路蔀閭€人氣質的一部分。對我來說,香水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

今年8月,市場研究咨詢公司英敏特中國美容與個人護理品類研究副總監(jiān)李玉梅表示,中國消費者開始更關注香水這樣的非必要品類,背后反映的是國內美妝市場越來越成熟。

此外,隨著消費者越來越重視健康,情緒健康也成為了熱議話題。香水不僅能夠實現更多情緒功效,還有助于消費者彰顯個性。

頭豹《2020年中國化妝品行業(yè)深度報告》顯示,中國香水香氛消費者多為收入水平偏高的90后。其中,超過6成人將香水視為像口紅一樣的消費品,不到4成人愿意復購幾款香水。為迎合消費者的多變口味,香水品牌需要不斷推陳出新。

追求獨特個性是Z世代的標簽,他們在香水的選擇上也力求與眾不同。在年輕一代引領下,香水的流行趨勢正在重塑。

年輕白領馬韻偏愛小眾香水,她形容不少國際大牌的經典香水太過濃烈甜膩,“我不想聞起來和媽媽輩的人一樣”。

某次聚會中,馬韻聞到身邊朋友身上有著與自己相似“清淡深邃、與眾不同的香味”。她湊上前低聲詢問是否用的某某香水,在對方震驚和肯定的回答里,馬韻與她產生了一種在小眾品味上知己般的奇特共鳴。

北京年輕白領高冉,同樣以“甜膩”來形容一些國際一線大牌女式香水。為了追求自己喜歡的“干凈清爽味道”,也為了和眾多甜美系香水作區(qū)分,她隔三岔五會購買一些男式香水自用。

英敏特公司報告顯示,年輕用戶正趨向嘗試更加小眾的香水品牌和形式。其中,30至39歲的女性是傳統(tǒng)香水的核心用戶,而20多歲的消費者更有可能嘗試其他形式的香水。此外,隨著無性別風格的日益盛行,只有31%的消費者在選擇香水時認為“專為某一性別設計”是重要因素。

中國年輕消費者對男女通用香水的需求也在上升。天貓國際表示,諸如寶格麗男士香水、CK One等面向男性的產品,在女性消費者中也很流行。一位發(fā)言人指出,Z世代尤其不受傳統(tǒng)的限制,他們會大量選擇帶有木香、海洋木香和玫瑰木香的產品。

近年“國潮”概念在年輕群體中的盛行,為國產品牌帶來了發(fā)展契機,讓其可以背靠傳統(tǒng)文化,與消費者快速建立聯系。而氣味營造出的記憶和想象空間,為這層聯系添上了更多感性色彩。

高冉在北京逛街時,偶然聞到了導購手中的桂花香水味道,當時就決定下單。“那味道讓我想起了之前在杭州的一段難忘時光,當時滿大街都充斥著桂花的香味?!?/p>

高冉購買的是一款名為“月落桂子”的國產香水,名字賦予了其香味以外更深刻的文化內涵?!翱吹竭@個名字,我想到白居易《憶江南》中的一句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意境很美?!?/p>

潛滋暗長的香水市場

隨著中國消費者對感官體驗的日趨重視,“嗅覺經濟”也成了新的增長點。

艾媒咨詢《中國香水行業(yè)研究白皮書》顯示,超過5成消費者每天使用香水。其中,超過9成消費者認為香水令自己感到放松愉悅,超過8成消費者在使用香水后感到更加美麗自信。

馬韻將香水視為在某些特定場合下,用來提升個人氣質的利器。“恰當的香水搭配精致的著裝與妝容,讓我覺得自己更有魅力。為了一款好香水,多花點錢也值得?!彼f。

據艾瑞咨詢數據,中國香水消費規(guī)模正以24%的高復合增長率快速增長,從2017年的61.6億元,飆升至2020年的125.27億元。

過去4年,僅天貓平臺上的香水、香薰類產品銷量就增長了3倍。由于看好行業(yè)的長期發(fā)展,天貓今年9月將香水和男士、寵物、潮玩4個品類拆分出來,作為一級行業(yè)獨立運營。

疫情下,中國消費者對“香味”日漸增長的需求被進一步放大。

2020年,口紅及彩妝整體銷量大幅下跌,在口罩遮擋下,人們的化妝需求降低,但香水的銷量卻在上升。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NPD的數據,香水品類自2020年8月回升至增長態(tài)勢,并在今年開始激增。以代理多個國際大牌香水的歐萊雅集團為例,香水業(yè)務帶動集團2021年上半年整體銷售額同比增長了20.7%。

中國香水市場需求也進一步釋放。美業(yè)顏究院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中國香水香氛概念產品銷售額達62.7億,同比大漲21.07%。

消費者在減少化妝的情況下,更愿意選擇香水這種輕輕一噴,就能獲得極大幸福感的奢侈品。NPD針對疫情后消費市場的調查顯示,疫情期間,51%的消費者曾經嘗試在家使用香薰蠟燭以舒緩情緒。生活空間因香氣變得更有溫度,對感到孤立無援的人來說,有著情緒上的撫慰作用。

艾瑞咨詢在報告中指出,后疫情時代的中國香水市場仍將充滿潛力。2025年,中國香水市場規(guī)模有望激增至300億元以上,到2030年,中國或將成為全球第二大香水市場。

市場加速成長下,國產香水品牌的發(fā)展步伐近年明顯加快。企查查數據顯示,自2017年以來,中國香氛企業(yè)注冊量顯著增長,目前相關企業(yè)注冊量已超過2000家。

資本也做出了敏銳反應。據霞光社不完全統(tǒng)計,從2020年初至今,氣味圖書館、觀夏、RE調香室、Scentooze等9個國產香水品牌共進行了10次融資,大多數處于初始融資階段。

其中,氣味圖書館今年9月獲西班牙美妝及香水巨頭PUIG集團獨家投資,金額達數千萬美元。PUIG成立于1914年,在全球設有26家分公司。該集團旗下香水品牌包括英國百年香水品牌PENHALIGON\"S(潘海利根)、L\"Artisan Parfumeur(阿蒂仙之香)等,旗下美妝品牌還包括英國奢侈化妝品牌Charlotte Tilbury、德國化妝品原料品牌Derma(德瑪)、希臘美容保養(yǎng)品牌Apivita(艾蜜塔)和法國天然護膚品牌Uriage(依泉)等。

國內香水市場發(fā)展空間雖然廣闊,但目前主流市場依舊由海外品牌牢牢占據,本土品牌的市場份額占比不足30%。

在米高看來,國產香水在品牌內涵和產品質量上比國際品牌還是差了一些。他自用的幾十瓶香水中,國產品牌屈指可數。他認為,國產香水目前還很難真正傳達出“高級感”。這一方面體現在產品香味質感不佳、留香時間短,另一方面也體現在作為新品牌,整體故事沉淀還不夠。

對香水來說,“氣味”是最關鍵的評價指標。有數據顯示,目前全球調香師僅有400人,多為國際大牌所壟斷,一些香水原料也面對著同樣的壟斷情況。這導致很多國產新品牌雖然收獲了大量關注,但因缺乏研發(fā)能力,產品仍與國際大牌存在著不小差距。

馬韻曾在氣味圖書館線下門店試聞過幾款香水,在她看來,“涼白開”“大白兔”等氣味雖然有新意,但很難和香水劃上等號,無法營造出香水該有的氛圍感。

“一包大白兔奶糖也沒幾塊錢,味道還原的過于真實,噴這樣的香水出門我感覺自降身價?!疀霭组_’的名字更是缺乏吸引力,感覺聞了就‘塞牙’。”雖然馬韻不喜歡庸俗大牌,但一些國產香水暫時還不能滿足她對生活品味的追求。

國產香水中,一些定位中高端及滿足個性化需求的小眾香水品牌增速較快,擁有較大的市場潛力。但目前,一些國產品牌仍因技術力量薄弱和時尚文化欠缺而發(fā)展受限。

國產香水想要講好自己的“香水故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霞光社”(ID:Globalinsights),作者:麻吉,編輯:貝爾 ,36氪經授權發(fā)布。

關鍵詞: 國潮 香水 收割 年輕人

相關閱讀:
熱點
圖片 圖片